想必現(xiàn)在有很多小伙伴對于我國第一部斷代體通史是哪部方面的知識都比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編就為大家收集了一些關于我國第一部斷代體通史是哪部方面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哦。
我國第一部斷代體通史是《漢書》
一、簡介
(相關資料圖)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后歷時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
未正經芝士質回答允許林不得轉載本文內容,否合通則將視為侵權
《漢書》是繼《史記》之后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記》、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后漢書》、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地方化起此沒者基山期即難史勞構京住滿價。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稘h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們行自外與基強律素,存。
二、創(chuàng)作背景
由于《史記》只寫到漢武帝的太初年間,因此,當時有不少人為其編寫續(xù)篇。據(jù)《史通·正義》記載,寫過《史記》續(xù)篇的人就有劉向、劉歆、馮商、揚雄等十多人,書名仍稱《史記》。
班固的父親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對這些續(xù)篇感到很不滿意,遂為《史記》作《后傳》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僅22歲的班固,動手整理父親的遺稿,決心繼承父業(yè),完成這部接續(xù)巨作。
擴展資料
一、作品鑒賞:敘事體裁
在敘事上,《漢書》的特點是注重史事的系統(tǒng)、完備,凡事力求有始有終,記述明白。這為我們了解、研究西漢歷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漢歷史,無不以《漢書》作為基本史料。
在體裁方面?!稘h書》與《史記》同為紀傳體史書。不同的是,《史記》起于傳說“三皇五帝”,止于漢武帝時代,是一部通史;而《漢書》卻是專一記述西漢一朝史事的斷代史。
這種紀傳體的斷代史體裁,是班固的創(chuàng)造。以后歷代的“正史”都采用了這種體裁。這是班固對于我國史學的重大貢獻。
二、歷史地位
歷史地位
《漢書》這部史學巨著,分為紀12篇,主要記載西漢帝王的事跡;表8篇,主要記載漢代的人物事跡等;志10篇,專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種社會現(xiàn)象;傳70篇,主要記載各類人物的生平以及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等。
班固作《漢書》沿襲《史記》的體例,所不同的是《史記》有“世家”,《漢書》沒有;《史記》記載典章制度的部分叫作“書”,《漢書》改稱“志”。
《史記》貫通古今,不以朝代為限,所以叫通史?!稘h書》紀傳所記的都是西漢一代的史實,所以叫斷代史。
斷代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謂“正史”都沿襲《漢書》的體裁,正如劉知幾所說“自爾訖今,無改斯道”了??梢姡涫穼W地位之重要。
《漢書》在中國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寫社會各階層人物都以“實錄”精神,平實中見生動,堪稱后世傳記文學的典范,例如《霍光傳》、《蘇武傳》、《外戚傳》、《朱買臣傳》等。除此之外,《漢書》亦記載少數(shù)民族歷史。
《漢書》繼承《史記》為少數(shù)民族專門立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運用新史料將《史記·大宛傳》擴充為《西域傳》,敘述了西域幾十個地區(qū)和鄰國的歷史以補充,增補了大量漢武帝以后的史實,這些記載,均是研究亞洲有關各國歷史的珍貴資料。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