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渡人,這是非常態(tài)。而天不渡人,這是常態(tài)。
我們都希望老天可以打救世人,可偏偏天不遂人愿。越是希望天渡人,而上天越是不會渡人。這就應了老子的一句話,天道無親。
這是有道理的。試想,這世上有80億人,哪怕存在上帝,他真的有本事渡盡這80億人嗎?這是做不到的。
(資料圖片)
正如佛陀所言,因果不能渡。大致意思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獨屬于自己的因果,人們只能自己救自己,自己化解自己的因果,他人愛莫能助。
身處于復雜難測的紅塵俗世當中,我們所能做到的,不過是修身養(yǎng)性,三省吾身,種下善因,最終獲取到善果罷了。
有這幾種“惡癖”的人,老天爺不會渡他,終究會自食惡果。
一、不懂得靠自己的人,不會有天渡。
常言道:“天不渡人,唯有自渡。人若自渡,必有天渡。”
老天爺不渡我們,我們也不要垂頭喪氣,只要自己渡自己就好。只要你懂得自渡,那老天爺也會眷顧你,賜予你福氣。
人生,就像是一條大河,我們都是大河上面的小舟,能夠駛向何方,能否乘風破浪,經(jīng)受暗流涌動的考驗,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所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就是這個道理。生活有什么苦,終究只能自己來承擔,又有誰會來幫助我們呢?別說沒有人幫助了,哪怕別人想幫助,也無從入手。
就拿“賺錢”這件事來說,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著,都為了賺到更多的錢而奮斗,你不去賺錢,懶惰在家,老天也不會天降餡餅。
人吶,千萬不要養(yǎng)成“依靠別人”的習慣。與其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二、缺乏敬畏之心的人,不會有天渡。
人生有三敬,首先是敬畏天地,其次是敬畏規(guī)律,第三是敬畏生命。
天地無窮盡,人生有窮時。天地太大,我們太小,那我們又何必過分狂妄呢?保持謙卑之心,敬畏天地,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自然有既定的規(guī)則,社會有既定的法規(guī),我們只能在規(guī)則的框架中生存。倘若我們總是喜歡僭越規(guī)則,還做出了不當之事,那不就離蹲大牢不遠了嗎?
這世上最珍貴的,就是生命。人活著,本就是一種幸運,我們理應重視自己的一生,快意恩仇活一場??扇绻p視生命,不就跟天意相違背了嗎?
《三體》中有這么一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一個人,一旦覺得自己比別人有優(yōu)越感,覺得高人一等,離倒霉就不遠了?!?/p>
有的人賺了一點錢,就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于是乎不擇手段,無惡不作,目中無人,毫無敬畏之心。那等待他們的,不過是厄運罷了。
三、遇到問題就怨天尤人的人,不會有天渡。
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子貢說:老師,為什么說沒有人了解你呢?孔子說:不因為命運不公而抱怨上天,不因為自己現(xiàn)狀不好而歸咎于他人,辛苦學習而上通天意,了解我的,也只有老天。
孔子“不怨天,不尤人”這番話,可謂是積極進取的表現(xiàn)。試問,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呢?很少。人們都會把不幸的原因,歸咎于別人。
自己過得不好,就說世道不公,人間不值得。自己混得一般,就說社會太殘酷,紅塵沒意義。這抱怨,也不見得可以改變什么。
南師說過,做人最好不要總是抱怨。你一抱怨,老天就把不好的磁場賜給你,讓你得償所愿。
凡事,要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也許,世界沒有錯,別人也沒有錯,只是我們不夠通透罷了。
四、無德且自滿的人,不會有天渡。
《尚書·大禹謨》中有言:“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此乃天道?!?/p>
唯有不斷積累自己的德行,才能感動上天。無論前路有多遠,只要我們有德行,就一定可以到達。自滿就會帶來失敗,謙卑才能讓人受益,這是天道。
修德,是你我這一生的必修課。沒錢的時候要修德,有錢的時候更要修德。德行,就是我們端正的三觀,以及該有的能力。
沒有能力,就守不住錢財和基業(yè)。沒有端正的三觀,就會做出不當之事,從而走了歪路,容易毀了自己的一生。
越是小有成就,越要把德行二字放在心上。要知道,德不配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唯有德行配得上所擁有的資源和地位,才能安穩(wěn)無憂。
謙卑點做人,低調(diào)點處世,端正自身的三觀,我想,哪怕沒有天渡,自身的運氣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文/舒山有鹿